斜管沉淀池操作说明
(一)概述
斜管沉淀池是一种使水中固体物质,在重力作用下下沉,从而与水分离的水处理设备。
斜管沉淀池是基于浅层理论: 如果在处理水量不变,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,增加沉淀面积,过流率,或单位面积上负荷量就会减少,因而有更多的悬浮物可以沉淀下来的原理设计的。
在普通的沉淀池中增设斜管,以增加沉淀池沉淀面积,缩短颗粒沉降深度,改善水流状态。因斜管沉淀池具有较大的湿周,较小的水力半径,使雷诺数Re大为降低,佛劳德数Fr明显提高,固体和液体在层流条件下分离,沉降效率可大大提高。由于颗粒沉降距离缩小,沉降时间也大大缩短,因而大大缩小了沉淀池体积,故斜管沉淀池为一种高效沉淀设备。
(二)工作原理与构造
水质净化斜管沉淀池由设备箱体、配水混凝系统、斜管区、集水系统、加药系统、集泥斗与污泥处理系统等组成。
污水进入一级搅拌混凝反应池后进入二级絮凝池,经加药混凝絮凝后的需沉淀废水由进水口进入设备,被配水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斜管的下方。水流经过斜管向上边流动经集水系统聚集后排出设备,沉降物沿斜管滑落至沉降集泥斗,污泥由污泥泵抽吸直接到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压榨,污泥可以再生利用。
(三)运行
1、
开启加药箱进水,待水位到池中位时即可开动搅拌机并开始加入PAC和PAM(混凝剂和絮凝剂)。
2、
配药配置:PAC浓度为10%,PAM浓度为0.05%较为合理(PAC,PAM的加药箱均为
3、
加药计量泵的大小根据进水的流量确定。
4、
出水:沉淀物通过斜管沉降下去,堆积在沉淀池底部的污泥由排污口排出,清水则漫过出水堰板通过溢流口排放至清水仓,由出水泵提升至过滤器,过滤后排放。
5、
排泥压泥:根据沉淀情况,定时开启污泥排泥阀,将沉积在沉淀池下面的污泥排入污泥池。
(四) 注意事项:
1、
应定期检查、观察斜管沉淀效果,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要求。
2、
应经常检查调节池污物,防止杂物进入,以保证气动隔膜泵正常工作。
3、
排泥时间、间隔时间应根据沉淀池所处理污泥的悬浮物含量高低而定,但每班至少排泥一次。
4、
沙滤应定时进行反冲,三天冲洗一次,如水量较大,一天冲洗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