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电催化氧化原理
水中溶解氧分子,低压电场中得到电子,形成O2-氧自由离子,催化条件下,水体产生H2O2,并同时诱发出羟基自由基离子·OH。使部分有机物矿化成CO2和H2O,剩余有机物大分子断链成小分子,并同时被氧化成脂肪酸,这是,BOD/COD比值将增大,保证后续厌氧和好氧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。
1.1催化氧化机理
过氧化氢H2O2的生成。
外部提供的O2捕集外电场提供的电子,形成氧自由基离子O2-,后经一系列反应生成H2O2
O2+e-→ O2-(1)
H2O → H++OH-(2)
O2-+H+ →·O2H (3)
2·O2H→ H2O2+O2 (4)
·O2H→ HO2-+O2 (5)
HO2-+H+→H2O2(6)
装置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机制是:首先生成H2O2然后分解为羟基自由基(OH)。
H2O2+e- OH-+·OH
H2O2+M2+ OH-+·OH+M3+
M2+ +·OH OH-+M3+
H2O2+M3+ H++·O2H+M2+
H2O2+·O2H O2+H 2O+·O2H
有机物的矿化
R+·OH H 2O+R·
R·+M3+ M2++R+
R++O2 ROO- ····· CO2+H2O
注释:R代表有机物,M代表催化剂金属原子
1.2电催化氧化优点
羟基自由基(OH)的氧化性强,仅次于氟(F2),比臭氧(O3)强很多;
OH自由基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是链式反应,也就是说一旦氧化反应发生,只要不加入抑制剂,反应会一直不断连续循环进行下去;
运行费用低,对有机污染化合物的降解(可以一直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)和广普性(有机物可被氧化降解);
投资省(相对于臭氧等强氧化技术)、安全可靠,是一种清洁的强化剂,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。
虽然电催化氧化优点多,但长期以来,由于工艺降解有机物的电流效率低,能耗高,同时缺乏适当的电及材料,难以实现工业化。近二十年来,对国内外研究者从研究高电催化活性电及材料着手,对有机物电催化影响因素和氧化机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,并将其应用到难降解废水中,已有小装置用于工业化,但其运行成本高,处理效率仍然比较低,所以本文就近年对电催化研究成果及其趋势作简单的介绍。
二影响因素
2.1电及材料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
电催化性能的变化本质上不是电位、电流等外部条件引起,而是电及材料本身的影响。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降解问题,重要的是电及材料的设计与制备。不同的电及材料,对应着不同的转化结果和转化机制。阳及氧化所选用的阳及材料通常都具有较高的析氧超电势,如PdO2、石墨、TiO2/Ti以及SnO2/Ti等,也有用Pt电及。